- · 《中国社区医师》栏目设[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收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方[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征稿要[06/30]
- · 《中国社区医师》刊物宗[06/30]
天目山林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图1 2000-2017年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示意图Figure 1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 from 2000 to 2017 表2 保护区和社区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变化Table 2 Are
图1 2000-2017年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示意图Figure 1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 from 2000 to 2017
表2 保护区和社区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变化Table 2 Area propration change of landscape types in reserve and communities说明:“-”表示研究区没有该景观类型景观类型保护区面积比例/% 社区面积比例/%2000年 2010年 2017年 2000年 2010年 2017年生态林 85.42 84.31 92.77 73.00 69.88 68.24竹林 8.83 9.02 5.48 20.39 21.00 19.39山核桃林 5.09 5.11 0.00 1.60 5.14 7.57香榧林---0.04 0.10 0.31茶园---0.54 0.57 0.08建筑用地 0.50 0.85 0.78 0.87 1.08 1.73道路 0.03 0.55 0.52 0.44 0.60 0.71耕地 0.11 0.14 0.42 2.16 0.70 1.05水域 0.03 0.02 0.03 0.82 0.83 0.82裸地---0.14 0.12 0.10
3.1.2 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生态林占据了保护区的绝大部分区域,竹林主要集中在海拔350~900 m的游步道附近,建筑等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景区服务中心一带。社区中竹林等经济林以各种形状和组合方式镶嵌在生态林中。竹林大部分集中分布于研究区的南部,呈块状分布,结合度非常高。山核桃林也主要分布于道路两侧。建筑和耕地主要沿着道路呈线状分布。
3.2 景观类型面积转移
由表3可知:2000-2010年,保护区的景观类型变化特征为生态林向竹林、建筑用地和道路转化,转化面积分别为1.84、3.55和4.89 hm2;竹林向道路转化,转化面积分别为0.23 hm2。由表4可知:2010-2017年,保护区的景观类型变化特征为竹林、山核桃林、建筑用地向生态林转化,转化面积分别为31.87、50.35和0.53 hm2。
表3 2000-2010年保护区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矩阵Table 3 Area transfer matrix in reserve from 2000 to 2010景观类型转移面积/hm2生态林 竹林 山核桃林 建筑用地 道路 耕地 水域 2000年生态林 830.16 1.84 0.21 3.55 4.89 840.65竹林 86.98 0.23 87.21山核桃林 50.13 50.13建筑用地 4.94 4.94道路 0.26 0.26耕地 1.04 1.04水域 0.03 0.24 0.27 2010年 830.16 88.82 50.34 8.49 5.38 1.07 0.24 984.71
表4 2010-2017年保护区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矩阵Table 4 Area transfer matrix in reserve from 2010 to 2017景观类型转移面积/hm2生态林 竹林 山核桃林 建筑用地 道路 耕地 水域 2010年生态林 830.16 830.16竹林 31.87 53.95 3.01 88.83山核桃林 50.35 50.35建筑用地 0.53 7.69 8.22道路 0.23 5.15 5.38耕地 1.10 0.03 1.13水域 0.24 0.24 2017年 913.14 53.95 0.00 7.69 5.15 4.11 0.27 984.71
2000-2010年社区的景观类型变化特征为生态林向竹林、山核桃林、建筑用地和道路转化;竹林景观向山核桃林、香榧林、茶园、建筑用地和道路转化;耕地向竹林、山核桃、建筑用地和道路转化(表5)。2010-2017年的景观类型变化特征为生态林向竹林、山核桃林、香榧林和道路转化;竹林景观向山核桃林、香榧林、建筑用地、道路和耕地转化;茶园向竹林、山核桃林和道路转化;一部分耕地向建筑用地转化(表6)。
3.3 景观格局变化
3.3.1 类型斑块水平的演化 保护区近20 a的景观格局整体变化不大,社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则一直加剧(表7)。社区生态林的优势地位一直在下降,与保护区的演化趋势相反。社区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均显著高于保护区,而且生态林、竹林、山核桃、香榧的斑块密度逐步增长。生态林、竹林的最大斑块指数逐步下降,山核桃林、香榧的最大斑块指数逐步上升。除了茶园以外,几乎所有景观类型的平均边缘面积比都呈上升趋势。生态林和竹林的斑块结合度呈下降趋势,山核桃和建筑用地呈上升趋势。
表5 2000-2010年社区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矩阵Table 5 Area transfer matrix in communities from 2000 to 2010景观类型转移面积/hm2生态林 竹林 山核桃林 香榧林 茶园 建筑用地 道路 耕地 水域裸地 2000年生态林 5 452.09 112.36 121.32 3.53 5.77 5 695.07竹林 1 452.15 129.20 1.21 2.29 4.41 2.19 1 591.44山核桃林 122.20 2.80 125.00香榧林 2.77 2.77茶园 41.97 41.97建筑用地 67.73 67.73道路 34.22 34.22耕地 73.67 27.95 7.69 4.72 54.73 168.76水域 63.97 63.97裸地 0.71 1.21 9.06 10.98 2010年 5 452.09 1 638.18 400.67 7.49 44.26 84.57 46.9 54.73 63.97 9.06 7 801.92
表6 2010-2017年社区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矩阵Table 6 Area transfer matrix in communities from 2010 to 2017景观类型转移面积/hm2生态林 竹林 山核桃林 香榧林 茶园 建筑用地 道路 耕地 水域裸地 2010年生态林 5 324.19 79.45 38.47 6.36 3.61 5 452.08竹林 1 416.02 131.98 10.27 34.20 3.44 42.29 1 638.20山核桃林 400.67 400.67香榧林 7.49 7.49茶园 16.97 19.10 6.11 1.98 44.16建筑用地 84.57 84.57道路 46.71 46.71耕地 15.23 39.49 54.72水域 63.68 63.68裸地 1.12 7.94 9.06 2017年 5 324.19 1 512.44 590.22 24.12 6.11 135.12 55.74 81.78 63.68 7.94 7 801.92
3.3.2 景观水平的变化 近20 a保护区整体呈现生态林优势地位上升的趋势,而社区则整体呈现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异质性程度升高,生态林聚集度和优势度下降,各景观类型的分布趋于匀质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社区景观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逐渐上升,而蔓延度逐渐下降(表8)。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qikandaodu/2021/0216/923.html
上一篇:党建人气集聚幸福海陵
下一篇:基于文献调研的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保护冲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