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社区工作机制初探(2)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 社区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机制 通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区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例如,采用高科技互联网手段追踪人们的移动轨

3 社区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机制

通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社区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积累了较多经验。例如,采用高科技互联网手段追踪人们的移动轨迹,切断传播途径;基层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合作,通过物联网保证社区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社会力量投入疫情防控等。根据社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社区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可参考以下工作机制。

3.1 提高基层工作人员能力

截止目前,我国的社区都会定期组织一些地震、消防等防灾演练,但针对一些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如公共卫生事件,均没有开展关相关培训和演习。当前,我国社区均具备应对灾害风险的“四单一图”,即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清单、灾害脆弱人群清单、社区灾害脆弱住房清单、社区灾害脆弱公共设施清单和社区灾害风险地图,但这“四单一图”是否因地制宜,是否符合此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征就是个问号了。因此,社区工作人员需要每年进行专项研究,全面掌握本年度社区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分析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进一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社区防灾减灾工作。[3]与此同时,为提前做好公共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要专门建立高龄独居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精准台账,定期更新调整,随时掌握了解哪些居民群众需要特别关心关爱。

3.2 搭建人员信息管理平台

以现有网格为单位,将卫生健康、民政、公安信息系统信息共享,辖区内网格员定期对系统内人员信息进行更新,确保系统内人员信息准确无误,且将辖区内特殊人群准确掌握,对于辖区内重点人群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对于危险程度较高的,需加强监督和管理。卫生健康、民政、公安部门工作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应做到保密,并将自己掌握的数据进行更新,使得双方信息对等。与此同时,以网格为单位,建立网格信息共享群,用于定期发布辖区内重大信息及通知要求。对于不会上网和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及贫困家庭,需将信息进行传达,必要时通过上门服务等方式确保信息畅通。

3.3 重视志愿者队伍储备建设

在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有很多党员和志愿者们走出家门,主动报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大大缓解了社区工作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由此可见,向社会借力,将更多热心快肠、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吸纳进当地志愿者队伍,与社区工作人员形成合力,不仅能解决人员短缺问题,还能让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群众联系更为紧密。党员到居住村、社区双报到制度,就是当前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一项有力举措,将社区居民和在社区内有工作的人员,根据他们的职业、专长等,分别建立交通、通信、消防、居民管理、搜索救援、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志愿者队伍。在志愿者队伍组建中,还要重视志愿者队伍素质的提升,社区定期可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对急救、救难、撤离等知识进行讲解和答疑和现场演练。与此同时,还需加强村、社区对于辖区内党员的联系,通过党员干部下沉居住地村、社区制度,定期同村、社区进行沟通交流,将社区人才优势和个人专业优势发挥到极致,将村、社区的热心群众及时吸纳进志愿者队伍中,逐步发展壮大本地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交流,将志愿者管理和利用起来,从而在社区需要时形成一呼百应的良好局面。

3.4 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针对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与风险,首先社区工作人员要提前发布有效灾害信息,与此同时,针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状况,在日常宣传中要鼓励居民群众们在平时就做好家庭日常的物资储备,其次,可以联合村、社区卫生院或卫生室等做好药物储备、提前备好食物和帐篷等应急物资。通过签订灾前合作协议等方式,与驻区企业、社区以及商场、超市、餐厅等商户合作,做好实物储备,建立灾害来临时的物资供应保障渠道,以村、社区活动范围为中心,事先与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协调,建设和指定临时避难所,并积极宣传,通过开展应急演练等方式,让居民群众知道逃生和救生方法。与此同时,将良好的卫生习惯贯穿于平时生活和日常宣传教育之中,提倡群众做好房前屋后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阻断空气及蚊虫传播途径,为老百姓提供干净、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各个企业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互助平台。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qikandaodu/2021/0624/1971.html



上一篇:新机制疏解群众心头事綦江区推行走村入户排忧
下一篇:社区团购能否回归商业本质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 | 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中国社区医师版面费 | 中国社区医师论文发表 | 中国社区医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