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精勤不倦谋健康大医精诚扬中医记全国名老中医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浩瀚的中医文化中,《汉代医简》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传统中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48年出生于甘肃省古浪县的张延昌先生,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在父亲的耳濡目染

在浩瀚的中医文化中,《汉代医简》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传统中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48年出生于甘肃省古浪县的张延昌先生,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对中医铭心趣然,为了系统学习中医,先后就读于甘肃省中医学校和北京中医学院,为走上中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他对《武威汉代医简》做了深入而详细的研究,并从中获益良多,为中医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潜心研究,终获良方

唐朝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论述了医者的三个条件,第一是诚,即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诚心救人;第二是精,即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三是法,即为医要有章法。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张延昌医师更是将三者集于己身,在继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诠释出独有的韵味。

自从医以来,除了完成临床工作,张延昌还积极进行中医学的科研创新,目前已经完成8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1项、省级课题6项。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优秀论著作奖1项;甘肃省卫生厅卫生科技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优秀奖1项、学术著作奖三等奖1项、甘肃省学术著作奖三等奖1项;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优秀论文奖1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委会推动风湿病学术发展贡献奖1项。

另外,张延昌主编、参编了《痛证的中医治疗》(甘肃科技出版社);《武威汉代医简研究》(原子能出版社);《武威汉代医简注解》(中医古籍出版社);《甘肃古代医学》(学苑出版社);《武威汉代医简研究集成》(安徽科技出版社);《武威汉简医方今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延昌学术经验集》(甘肃科技出版社);《当代名中医典型医案集》(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当代名老中医成才之路》(人民卫生出版社);《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甘肃科技出版社);《甘肃中医药文化》(甘肃科技出版社)等11部医学著作。发表论文64篇(国家级19篇,省级44篇,县级1篇);科普文28篇(国家级4篇,省级16篇,市级8篇);内部刊物发表7篇(国家级2篇,省级5篇;会议交流论文33篇(国际会议5篇,国家级21篇,省级7篇),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材料。

自1995年开始,张延昌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对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这一国宝级文物做了系统、全面研究工作,甚至一度达到痴迷的程度,据他介绍,《武威汉代医简》中收录了1972年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92枚弥足珍贵的医简,这些医简不仅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1949年以前所发现的汉代医简数字,而且它在内容上也极为丰富。

“武威汉代医简成书年代约东汉以前,是迄今所发现的汉代比较丰富而完整的医药著作的原始文物。共有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内容除有内、外科疗法、药物及其炮制、剂型、用药方法以外,还记述了针灸穴位、刺疗禁忌等。针灸内容较少,大约占9枚汉简,自简19至简21,是记录针灸治疗腹胀病方法。”张延昌介绍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读,张延昌惊奇的发现,这92枚汉代医简所记载的完整医方就有30多个,而这些医方都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治疗方法。这让在风湿病临床治疗上有着丰富经验的张延昌脑中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将这些1900年前的古方,运用到今天风湿病这一全球五大疑难疾病的治疗中呢?”

想到就要去证实,于是,张延昌利用中草药之间的相互联系,针对具体的病证,采用不同的剂量法,将武威汉代医简所记载的方剂成功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中,实现了古方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2003年5月,张延昌的武威汉代医简出土后30年来研究进展的回顾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他先后发表《武威汉代医简》痹证方药考、祛寒逐风合剂治疗尪痹的临床研究、30年来武威汉代医简研究进展等学术论文60余篇,整理出版了《武威汉代医简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注解》《武威汉代医简研究集成》《武威医简医方今用》和《痛证的中医治疗》《张延昌学术经验集》等医学专著6本,其中《武威汉代医简研究》《武威汉代医简研究集成》先后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优秀奖和三等奖。为了表彰在继承、弘扬中医药学术和中医医疗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医药专家。2008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张延昌“甘肃省名中医”荣誉称号。2008年10月,张延昌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授予“推动风湿病发展贡献奖”,2011年被甘肃省中医院授予“甘肃省中医院名医药专家”称号。2014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张延昌多年来精勤不倦的研究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对国家财产的保护和传承。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qikandaodu/2021/0517/1676.html



上一篇:从消除麻疹到力控艾滋自主创新打造健康广西记
下一篇:闲不住的辛阿姨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 | 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中国社区医师版面费 | 中国社区医师论文发表 | 中国社区医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