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小康·民生|全民保健时代来了!中国第一代家庭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摘要: 一个医生的10年学习路,也是上海社区医改的进阶历程。 1995年,36岁的陈华从新疆回到上海后,骑着自行车来到华山路1467号报到。她的岗位是新华路地段医院外科医生。我一个女

摘要: 一个医生的10年学习路,也是上海社区医改的进阶历程。

1995年,36岁的陈华从新疆回到上海后,骑着自行车来到华山路1467号报到。她的岗位是新华路地段医院外科医生。"我一个女同志,就在地段医院看看外科的普通病,病人不多工作不累。"陈华对这份工作心满意足,往后余生就像这座城市中的大多数人那样,守着一份能吃饱穿暖的工作,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蛮好。

只是她没想到,时代的巨浪已经扑面而来,整个社会几乎不停地在"刷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地段医院医生也概莫能外。后来的陈华,成了中国第一代家庭医生,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家庭医生工作室,见证了上海人一步步跨入"全民保健"的小康生活。

翻了个牌子,登上了医改第一班"车"

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人看病实施"划片医疗制度",职工定点劳保医院可以选三家,包括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但是,到大医院看病人多、排队时间很长,在陈华的印象中,"好像比现在去大医院看病还要难",所以多数情况下老百姓喜欢去一级医院(也即地段医院)。

在新华路地段医院,陈华每天上午8点看诊,下午5点准时下班。当时地段医院外科接诊的病人数量不多,在门诊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小手术。外资、新技术在彼时的上海已经势如破竹,但是医疗服务领域依然是一派"体制"的氛围,一切都在固有的轨道上按部就班。

直到一块牌子的翻转,这条轨道几乎在一夜间拐了个弯。

2003年,华山路1467号的招牌从"新华路地段医院"改成了"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年,因搬家的原因,陈华工作调动去了长宁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她到岗前,这里叫作"周家桥地段医院。

图:1994年的周家桥地段医院外景

从地段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名字改动,还有啥不一样?

陈华回答了两个字:颠覆。

"在地段医院我只看外科,内科医生么,只看内科。"几近20年前的事,她记忆犹新:"那时经常有病人跑来说身上这里痛那里不舒服,眼睛看不清,血压又高,所以他来一次就要挂三个号,外科、眼科和内科,因为我只看外科,内科医生只负责看内科病,眼睛的事情还要去找眼科。"

"一个老年病人的症状涉及几个科室,虽然不是很严重,属于常见病,但这样的病人数量还相当多。"陈华说,在基层医院,这是一种常态。

"翻牌子工程"揭开了上海社区医疗服务改革的序幕,改革的初衷,就是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让老百姓这些一般常见病能够在"一间诊室"(一个医生处)全部解决,不用再多次挂号,不必东奔西跑。

这在当时,是一桩新鲜事,因为上海人之前只有在外国电影里才看到过"一个医生管理一家人健康"的家庭医生模式。

就这样,陈华成了上海第一批全科医生,登上了社区医疗改革的第一班"列车"。

车轮滚滚向前,自此将陈华推向潮头。

读了10年书,全科服务越来越"高级"

2003年,陈华是上海第一批300名社区转岗医生之一。她回炉了600个小时的全科医学课程,到长宁区中心医院重新做进修医生,在内科、儿科、妇科等等经受了不计其数的考试-实践-再考试,取得了全科医生上岗证书。

从那时起,上海人的头疼脑热、小毛小病开始实现"一门式"就医,像常见病、慢性病这类基本医疗需求在社区"只挂一次号",在全科门诊就能基本解决。

而对于陈华来说,这一次转岗远非终点。一切刚刚开始。

"从那时候开始,我读了整整10年的书,10年里面我没有看过电视,连春节联欢晚会也只能瞄一眼,然后马上又捧起书。"回忆自己与书作伴的这大半生,陈华笑了,"我在家里几乎不做家务,家里人也知道我没空,白天上班,下班回家就是看书,周末就上课,永远这个样子。"

翻开陈华的课表,记者看到了一根颇有意思的时间线。

2001年-2003年:全科医学上岗培训

2004年-2008年:华师大心理学继续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zonghexinwen/2020/0808/471.html



上一篇:州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团队在《中国医学论坛报》
下一篇:?第十届“长征之路”全国血管医学大会暨2018中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 | 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中国社区医师版面费 | 中国社区医师论文发表 | 中国社区医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