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社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过程中的问题与对(4)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研究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突然爆发,造成的大规模传播,并迅速扩散蔓延到世界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大规模疫情席卷全球。在疫情爆

一、研究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突然爆发,造成的大规模传播,并迅速扩散蔓延到世界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的大规模疫情席卷全球。在疫情爆发期间,国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全国各省份都相应地开启了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情当前,武汉市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播,毅然决然地采取了关闭通道、封锁城市的措施,将人民第一时间进行多重保护,这一措施也得到了武汉市民的理解。在武汉市外盼着过年回家与家人团聚的外出打工的游子,在此时此刻选择了无私,理解并支持党中央做出的决定。春节之后疫情仍未缓解,国务院宣布延长春节假期,在此期间全国人民开始居家隔离,不走家串户。武汉的疫情局势相当的严峻,国家跟死神赛跑,建立了传染病专科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大医院,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也请战前往武汉抗击新冠肺炎。在居民居家隔离时有着很大的不便,比如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的购买,在这个时候,社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区基层领导给小区居民统一购买用品和食物,尽最大可能减少居民外出的频率。全国各地也开启了紧急防护,实行封闭的举措。对交通运输等进行管控限制,禁止人员大范围地流动,通过社区监督,确保各地区工作到位,从而控制疫情的传播。在居民居家隔离时有着很大的不便,比如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的购买。在这个时候,社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区基层领导给小区居民统一购买用品和食物,尽最大可能减少居民外出的频率。一个多月内,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地阻断了病毒的传播。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发出新增零确诊的好消息,患者也陆续治愈出院。全国的交通开始恢复通行,工业企业也逐渐开始复工,城市功能和市民生活都在陆续恢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疫情顶峰已经过去了。可是在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同时,疫情先后在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爆发,国外疫情开始失控。这时刻提醒着我们,城市的重启并不意味着疾病的消除。虽然国内的疫情已经基本阻断,但各国的境外输入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关键的阶段,社区的疫情防控更是关键部分。二、疫情期间社区的角色社区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其目标定位就是合理配置社区资源,通过组织、推动社区各角色之间的互动,并建设互动规则,使各种互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取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实现社区发展。社区治理的主体包括社区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区服务组织和社区居民,形成了政府、组织、市场共同引导,合作共治的治理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各主体共同发力,为阻断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能够迎来抗击疫情的胜利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基层,社区基层领导充当了中央领导的左膀右臂。在这次疫情中,很多社区基于紧密联系的邻里网络,自发成立了相关的队伍,例如志愿者队,同时自伤而此案的行政体系之间构建了良好的沟通合作体制。社区基层党员确保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志愿者主动参与居民排查工作,基层党员组建工作组派驻到小区,协助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安排志愿者,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健康监测和心理疏导,建立起社区自我管理、自我组织、互相支持、互相救助的机制。互帮互助,休戚与共,让人们意识到社区在疫情防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1]。三、疫情期间社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社区是国家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与居民利益和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爆发以来,社区作为防疫抗疫工作的最前线,如果没有社区基层党员的努力,我国的新冠疫情就会远比想象的严重。社区被视为除医院之外的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主战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被充分彰显,但是也暴露出基层社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述如下。第一,防疫物资有效支持不足。在疫情期间防疫用品供应缺口很大,基层医务人员和干部负责武汉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外省返乡人员等人群的居家医学隔离观察、测量体温、消毒杀菌、协助流调等,但是只有最为基础的防护用品,如果遇到“未确诊但实际上是”或无症状的传染病病人,存在因防护措施不力而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另外,由于防护用品的不足,外出工作的社区基层党员也不能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同时,有些居民因为要外出看病或购物,但是因为无法购买口罩,造成了不戴口罩出门,不配合社区基层党员的工作。第二,疫情突发,社区防控力量不足。突发疫情后,社区在防控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按照防疫工作责任,无论是信息排查、卡点管控、居家隔离人员“四包一”管控、对复工商贸店铺疫情管控、街面巡逻、社区消杀等等,全部都属于属地管理,基层干部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巨大。另外,还存在隐瞒新冠肺炎患者,同时从疫情高发地回来的不老实上报,最后导致更多的居民被感染,加大了社区的基层党员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因为社区居民数量较多,同时防控工作量庞大,社区基层党员与医护人员数量有限,很多防控工作不能很好地做到位。比如社区站岗员工,因为是需要日夜交替看护,很多社区基层党员都是精力透支工作。第三,专业知识和专业力量不足。部分区县反映专业疾控力量不足,社区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疾控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虽然一些地区已采取防疫措施,但居民戴口罩的比例并不高。公共场所医疗废物收集箱和收集袋较少,处置各种医疗废物不规范。社区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从学历上来看,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一半左右;从专业看,专业对口人才不多;从能力上来看,有实际工作经验、懂社区工作规律、熟悉社区工作方法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对于社区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难点了解不够、认识不透,解决问题的技巧性和专业性都有待提高。这次疫情防控入户排查工作中,许多社区工作者还不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主要还是依靠比较耗时的填表排查。第四,居民参与意识不强,公民精神有待提升。此次疫情中,大多数社区仍然是居委会包办一切,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社区自治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居民,没有居民参与就没有社区自治。公民精神,作为现代社会中公民个体应该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和素质,核心就在于公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随着自治理念的普及,社区居民的权利意识已经被激活,但是责任义务意识仍然模糊。在疫情面前居委会如何转变思路,通过培育居民的公民精神,让居民主动参与进来,无疑可以大大推动居民自治的进程。社区为了降低居民传播风险会限制居民的外出次数,但是很多居民就不愿意配合,甚至挑衅社区基层党员,还出现了社区基层党员与居民打架的事件。第五,社区应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作为基层组织,居委会在社区应急工作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具有在应急事件发生第一时间组织协调社区居民自救和互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减轻灾难影响的岗位功能。但一直以来,不少社区的应急管理机制及工作仍停留在纸面上,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没有认识到位,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风险防范以及应急管理意识提升方面存在制度漏洞。四、加强社区疫情防控的措施随着疫情防控逐步进入常态化、生产生活逐渐恢复常态化,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更应该精准防控措施,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进一步明确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和职责[2]。(一)调整完善社区疫情防控安全机制社区应坚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策略,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根据地区风险情况形成一套完整的对社区内外人员的风险排查机制。1.选择调整、解除社区封闭式管理的措施。不再设置强制的“物理隔离”,继续实施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对于体温异常的访客,社区要详细登记人员、行动路线等有关信息,并及时记录备案。隔离应该是灵活隔离,应根据具体情况,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实施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分散经营的重点场所的排查管理,明确要求责任人,及时向社区汇报备案。做好健康登记、宣传教育、信息告知、意见反馈等工作,将防控措施通知落实到户到人;对记录检查到的疫情防控重点人员信息,做好联系随访和日常监测管理。不能存在人员排查漏洞,确保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对社区所有居民负责。3.做好物资储备,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作用。社区医院应加强对医疗人员进行新冠肺炎专项处治技能培训;同时对疾病认识和自我防范办法进行宣传,引导居民在出现疑似症状后有意识地先行选择到社区医院进行前期治疗;建立社区医院和上层级医院有效的沟通网络,保障社区医院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候能够快速地进行信息交流。(二)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在社区疫情防控中的功能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以网格单位为基础,通过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以社会化为手段,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城市治理模式[3]。在后疫情阶段,社区应该充分发掘并应用网格化管理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以尽早发现情况做出反应,形成预警机制,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1.在精细化的管理中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社区居民动态。“治理范围全覆盖、治理对象可确定、治理过程高精准”帮助实现个人情况全程可记录、可追溯,建立起社区与居民间的有效交互渠道,力争实现疫情防控服务管理不遗漏、不留盲区[4]。2.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规范简化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数字化手段的推广实现了在“无接触”状况下通过微信小程序、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信息登记,简化信息上报程序。在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应用下,通过数据分析针对重点人群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做出成熟的决策[5]。(三)用心做好民生服务,引导恢复正常生活1.加强心理援助与社会服务工作。组建由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等组成的服务队,为群众提供疫情认知、健康指导和心理情绪辅导。重点关注儿童、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需要的人员,做好困难救助、心理疏导等社会工作服务[5]。2.努力帮助群众恢复正常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节奏。全力给居民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社区环境,打通疫情防控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针对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关怀帮助;协调超市、市场、餐馆等公共场所做好规划,监督指导其进行消毒工作,让群众可以安心消费、放心生活。对于开业的餐饮店要进行卫生的严格把关,未能做到正规消毒的餐饮店要严格制止,同时对进入社区的外卖员要进行体温检查,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四)优化社区治理共同体,发挥好专业优势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规模相对偏小、结构相对松散、自身规范性建设不强、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参与社区治理的力度和频率较低,在开展社区协商、满足社区居民日常需求等方面的能力和影响力较薄弱[6]。在后疫情阶段则需要其他主体服务的力量,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也可以通过服务成效来发挥专业特长,获得社会认可,并以此真正地走进社会公众。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推进组织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社会治理资源、服务群众能力;把突发公共事件纳入社区治理范畴,形成预警机制,做好社区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宣传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逐步引导居民成为社区治理主体。通过社区公共项目增强社区认同和归属,从而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6]。五、结语在后疫情时期,社区应该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与功能,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结合社区、企业等主体,切实落实责任到位,把住入口关、严控传染源;运用“一户一档”“封条管控”“线上线下”等先进经验,严格落实社区封闭管理、凭证出入、体温监测等防控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严格小区往来车辆人员核查登记,做好人员登记及体温检测推广,在社区出入口设置监测点采取逢人必测等举措。①充分借用现代科技力量。引导社区居民提高防范意识。②科技对社区疫情防控的作用是显见、巨大的。基层政府开发“线上平台”提供给社区使用,指导社区全面准确掌握社区疫情概况。通过移动客户端、有线数字电视推送信息、社区悬挂条幅等多种方式,引导居民少出门、不串门、不聚集,坚持做好社区网格化治理。分借用现代科技力量。科技对社区疫情防控的作用是显见、巨大的。基层政府开发“线上平台”提供给社区使用,指导社区全面准确掌握社区疫情概况[7]。参考文献:[1]唐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区治理挑战应对:基于城乡规划与公共卫生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20,(3):8-14+27.[2]人民日报评论员:对社区工作者的关怀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N].人民日报,2020-03-07.[3]向春玲.疫情防控要用好社区网格化管理[N].学习时报,2020-02-10.[4]刘春呈.疫情社区防控中对网格化管理的再审视[J].理论月刊,2020,(6):69-79.[5]毛振鹏.优化社区网格化治理 推动复工复产促发展[N].青岛日报,2020-02-29.[6]于海利,李全利.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及优化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9,(4):27-30.[7]何海兵.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N].中国社会报,2020-03-30.


文章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网址: http://www.zgsqyszzs.cn/qikandaodu/2021/0128/876.html



上一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推进医养结合进社区的对策研
下一篇: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 | 中国社区医师编辑部| 中国社区医师版面费 | 中国社区医师论文发表 | 中国社区医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